现在给家人选车,问的已经不是零百加速,而是被电瓶车撞一下,A柱会不会变形。
这股从轿车涌向SUV的潮流,说白了就是一场全民用车的“防御性升级”。

路上越来越乱,规则越来越模糊。
突然窜出的外卖小哥,深夜无灯的“老头乐”,都让轿车的低容错率成了致命短板。
这不是技术问题,是物理定律。
当一辆Model Y和一辆思域迎面相撞,结果用脚指头想都知道。
很多人买SUV,就是为了在这场马路“军备竞赛”里,不让自己成为吃亏的那一方。
看看销量榜前几名,比亚迪宋、问界M7、理想L7,清一色都是主打家庭的“大块头”。
这背后是中国特有的“4+2+1”家庭结构。
周末出门,带上孩子,还得捎上两边老人。
这时候,轿车那点可怜的后排空间,连塞个儿童安全座椅都费劲,更别提让老人坐得舒服了。
SUV的六座、七座布局,简直就是为这种场景量身定做的。
所谓的“奶爸车”文化,核心诉求就两个字:体面。
让孩子在后排能伸开腿,让老人在长途旅行中不遭罪。
至于操控感?
那点转向精准,在家人的一句“这车坐着真宽敞”面前,根本不值一提。
更现实的是,国内的路况太复杂了。
城市里到处开挖,国道上动不动就是巨型减速带,一来立交桥下就能看海。
轿车底盘低,每次路过这种地方都得心惊肉跳,生怕磕着碰着。
而新能源SUV,底下一整块大电池包,本身就是个加强梁,无形中又加了一层“物理护甲”,顺便解决了高重心容易翻车的旧印象。
所以别再拿油耗和操控说事了。
对今天的中国家庭来说,车早就不只是代步工具,它是一个移动的堡垒,是全家人安全感的来源。
这选择无关情怀,纯粹是现实压力下的最优解。